自我出生後,我的家庭從來不探討死亡,我不清楚的是大人們不知道要怎麼解釋死亡的概念或是要怎麼正確地與小孩討論對於死亡的心態與想法。

我記得我小學時,當我躺在我媽的床上,周遭的一切都很安靜,我會忽然想到萬一我媽這時候死掉怎麼辦,媽咪不見怎麼辦,想著想著我獨自哭了起來;當然我媽這時候是在家裡某個地方忙著做家事,她根本不知道我有這個煩惱。我哭著哭著就睡著了。這樣的循環狀況(想到我媽死亡->哭->睡著->起床心情就好了)大概發生三次左右吧。我也忘了我是何時不再有這煩惱。

國高中之後,對於死亡的想法轉變到我自身上,應該是說我那時候滿想死的,我希望結束痛苦的人生。但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那麼強烈,所以我也沒真的把我從這世界中抹滅。雖然有死亡的想法,但那時候也不會特別去探討死亡對我來說是什麼或是死亡會帶來什麼後果。

之後,作為一個活著的人類或是心跳持續跳動的動物,每天所想的都是"如何生存",我要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要不要休息等。

某天親戚的母親過世了或是我媽的父親過世了,我都不曾感到難過,因為我跟他們不太親近,不過我反而覺得害怕。會害怕的原因是因為小時候大人們教導我-經過喪家不可以看,但卻不告訴我原因,只是用很恐怖地語氣說經過的時候千萬不能看,說阿彌陀佛就好。再加上,大概是有可能小時候中國殭屍片看太多,當棺木放在家裡的時候,我深怕他們會爬起來朝我蹦蹦跳。

等到第一次面臨稍微親近的死亡,我才開始去思考死亡對我來說的意義或是我對於死亡的想法。

阿公搬回我家住大概1年多就過世了,似乎是在睡夢中死亡。我第一次聽到阿公過世的通知時的心情與想法是「不敢相信」,不是還好好的過著日子,雖然日子很痛苦,認識的朋友都不在了,這個家也不是熟悉的家,老伴每天都大吼大叫......

家裡開始著手辦喪事,站著誦經、跪地誦經、坐著誦經、點香、換水、捧飯、燒紙錢、頭七法會、告別式靈堂,聽著親戚的哭聲、看著來來去去的親戚、折著數不清的蓮花、念著數不清的阿彌陀佛,聽著親戚、我媽千交代萬交代要存著祝福的心折蓮花,聽著阿嬤、小姑姑、叔叔、我爸我媽、大姑姑、大姑丈各方意見跟問題討論,我覺得好煩、好吵。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繁瑣的喪禮。我的感想是可不可以簡單一點?大家都想做到最好,可是人已經過世了,你們不知道他想不想要、同不同意,這個好只好過你們的心而已。

我知道繁瑣的喪禮有他的意義,可能是忙了,人就會忘了悲傷。可能是足了,人就會稍微不那麼歉疚。

喪禮過後,我身為孫女的任務就結束了,剩下就是大人們要處理的事了。

雖然回家的時候,我暫時會忽然不習慣阿公不在家,不習慣沒有阿嬤每天罵阿公的聲音,不太敢看阿公過世的那張床,但我還是要繼續過我的日子。

這是我第一次開始對於死亡有想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死亡 人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11239 的頭像
    sunny11239

    Le journal de Sunny.

    sunny112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